
這個夏天,最火熱的不是天氣,而是“垃圾分類”。隨著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進入“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新時代,46個重點城市也在加快垃圾分類的各項環節建設。
垃圾分類的話題刷爆網絡,成功取代“房價”、“股市”,頻繁出現在人們的口中,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里的一道必答題,每天早晨拎著垃圾袋來到垃圾箱時,總有來自執勤大媽的靈魂拷問:“你是什么垃圾?”
環境衛生問題已上升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修課題,而科技,成為解題的鑰匙。
普通環衛管理弊端明顯:無法掌握設施數量和分布情況;無法保證垃圾收集次數執行到位,保證垃圾日產日清;無法確保垃圾及時轉運、及時調度等等。既有健康隱患也極大影響市容市貌。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基于上述普通環衛管理痛點,山東瀚岳提出了智慧環衛管理系統。
01 產品解析——垃圾桶標簽
一個小小的垃圾桶,是一個城市環衛基礎設施標配,要如何實現對城市數以萬計的垃圾桶進行高效的監測和管理,將智能技術手段運用到垃圾收集、垃圾清運以及垃圾處理是城市環衛工作的重要課題。
仔細觀察,垃圾桶檐上掛有兩個“藍色小耳朵”的電子標簽,標簽雖小,作用很大。目前,很多試點小區的垃圾桶已經全部安裝上了RFID電子標簽 。電子標簽的功能:記錄稱重、密碼訪問,讀距理想,適用于戶外,有效應對惡劣天氣環境。
02 產品解析——RFID讀寫器
RFID讀寫器被安裝到環衛車上,可以讀到垃圾桶或者垃圾斗上的標簽,用來統計每輛車的工作情況。環衛車“是否”進行收集作業一目了然,收集任務精細化、實時化監控。
03產品解析——環衛工作管理系統
直面的顯示出采集上來的信息,方便管理者對每輛車進行切實有效的管理,通過軟件界面對工作情況一目了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利用物聯網RFID技術 對車輛、設備的全方位管理,提升環衛作業質量,降低環衛運營成本,是實現智能環衛、打造“智慧城市”的必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