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拒·自限 2017Week26
發布于:2017-06-26 09:56:00 點擊:

真正限制、妨礙、埋沒自己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下面這個例子是關于這個道理的典型故事(兩個推銷員的故事)。有兩個人,一個人一年到頭挨家挨戶推銷產品,最后掙了兩萬元;另一個人花了一年時間設計并發動了一次技術改革,這一舉動,使公司獲利兩千萬元。

 

究其原因是兩個人的努力程度不同,第一個人盲目地工作。他很勤奮,他很自覺,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務,他滿足了他的上司,他在工作上保證了他的后半生。

 

另一個人則是使用時間。一年中他在工作時不僅動手,而且動腦。他把工作既當成任務也當成機遇。他意識到自己有成功的希望并潛心去發展它。

 

他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集中精力去發展他所做好的一切。他觀察到在僅僅能干與干得十分成功之間沒有多大區別,并決定去彌補這種差異。當他遇到困難,他沒有詛咒,而是盡力解決;他尋找需求,力求給予滿足;他注意到任何辦公室里所做的事情都多以語言交流為基礎--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他就開始學習掌握語言技巧;他發現事業上最有價值的能力莫過于在多數場合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所以他就潛心研究決策法;他明白不管做任何事情,辦法都不只有一個,他會永遠銘記這一點。

 

他盡力讓別人需要自己,結果他成了必不可少的人。

 

第一個人并不因為缺乏努力拼搏精神而一直陷入困境——如果拼搏意味著咬緊牙關、緊鎖雙眉和愿意苦干的話但他沒有成功,因為他接受了別人給予的工作的局限性。

 

同樣的惰性折磨著多數人,對于眼前的任務他們沒有遠慮。有人是因為不知如何應用自己具有的能力,有人盡管雄心勃勃,但對如何發揮這些能力卻只有一個模糊概念。

 

這與其說是沒有決心,倒不如說是缺乏想象力。對于采取哪些措施使他們感到迷惑,其結果是: 他們常常對自己或對他人或對“制度”滿腹牢騷,對自己的潛能畫地自限,又因為不知如何消除這一影響而灰心喪氣。

 

你可能一直認為你現在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現實的一切不可超越,不管你持有此觀點的時間多長,你都是錯的。你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習慣來改進自己的生活。我們中的許多人應更為成功,但我們在生活中失去很多,因為我們會安于現狀,這比我們能取得的一切少得多。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欧美午夜精品电影久久,久久久7777888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 亚洲免费人各人国产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